发表时间: 2022-12-06 00:00:00
作者: 深圳星联天通科技有限公司
浏览:
白皮书
11月,《新时代的中国北斗》白皮书正式发布,介绍了新时代中国北斗发展成就和未来愿景,分享中国北斗发展理念和实践经验。白皮书指出,北斗三号于2020年7月31日正式开通以来,系统运行连续稳定可靠,在轨30颗卫星运行状态良好,服务性能全面优于设计指标。
北斗:
行业领域全面覆盖
应用深度持续增强
截至今年6月,北斗终端数量在交通运输营运车辆超过800万台,农林牧渔业达130余万台,公安达180余万台。通信授时、气象监测、应急减灾、城市管理等领域正在加速推进北斗规模化应用。
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在《新时代的中国北斗》白皮书发布会上表示,北斗三号开通以来,系统运行连续稳定可靠,服务性能世界一流。北斗三号在轨30颗卫星运行状态良好,星上300余类、数百万个器部件全部国产,性能优异,实测表明,全球定位精度优于5米,亚太地区性能更好,服务性能全面优于设计指标。
冉承其称,北斗全球系统从星座构型、技术体制和服务功能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设计,技术先进,功能强大。“北斗系统对外承诺的服务指标是10米定位精度,目前定位精度已经实现5米甚至更优,在局部地区可以达到2-3米。北斗授时精度对外服务的承诺是20纳秒,现在可以提供10纳秒授时精度。”
据介绍,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具备向行业和大众用户提供实时米级、分米级、厘米级或者事后毫米级的高精度定位服务能力,已经为23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5亿用户提供北斗加速定位和北斗高精度服务,总服务次数达到2万亿次,日服务次数接近30亿次。
北斗:
形成全新产业链
北斗定位,已经融入大众生活,出现在每个人的身边,并形成了一个全新的产业链。数据显示,2021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4690亿元。
北斗系统已深度融入信息基础设施,广泛进入交通、能源、农业、通信、气象、自然资源、生态环境、应急减灾等重点行业,实现降本增效。通过智能手机、车载终端、穿戴设备等应用产品,北斗系统全面服务于绿色出行、外卖送餐、健康养老、医疗教育等领域。
2022年上半年,中国境内申请入网的智能手机中,128款支持北斗定位,出货量超1.3亿部,占上半年总出货量的98%以上。手机地图导航中,北斗定位服务日均使用量已突破1000亿次。
现在的智能汽车,也越来越多装载了北斗定位。一些提供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,可以依托北斗高精度时空智能服务,精准感知环境,实现安全行驶。
图片源于网络
据介绍,截至今年6月,北斗终端数量在交通运输营运车辆超过800万台,农林牧渔业达130余万台,公安达180余万台。通信授时、气象监测、应急减灾、城市管理等领域正在加速推进北斗规模化应用。
白皮书指出,北斗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各行业各领域,与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,催生“北斗+”和“+北斗”新业态,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和提质增效。
值得关注的是,白皮书还首次规划了2035年前北斗发展蓝图。中国将建设技术更先进、功能更强大、服务更优质的新一代北斗系统,建成更加泛在、更加融合、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,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时空设施基础。
北斗:
在星联天通产品上的应用
星联天通建立了卫星产业“云+端(星云通管理平台+卫星终端)”的行业解决方案模式,以自有的卫通通信技术,卫通天线技术,多模融合通信技术、车规级高精度定位技术、国产芯片平台及集群调度基础平台等优势,形成卫星通信产品系列、车联网产品系列、融合通信产品系列、“星云通”管理平台及行业方案,全系列产品支持北斗定位系统,且在应急通信、特种通信、高精度定位等方面落地应用,已为政府应急、渔业、电信运营商、公安、铁路、能源、电力和车载等多领域国内、国际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。
未来,星联天通将充分发挥北斗定位系统优势,在高精度领域不断探索,开发更广泛、更安全、更可靠的通信产品与服务,向着“天地一体、通导一体、宽窄一体”不断迈进。